很多家庭在装修时,把空气质量安全问题和水安全问题视作头等大事,这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但在与空气和水同等重要的照明方面,可能大部分用户还停留在初级照明需求层面,容易忽略光环境和光健康问题,如果家庭灯光配置布局不恰当,忽略家庭“光环境”的设计,则有可能使自己和家人长期置身于不健康的照明环境中,日积月累则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1.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易察觉的“光隐患”?
现代社会人们严重依赖于人工光源的满足,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娱乐。然而市场调查发现,大多数民众对于健康用光的重要性并不了解。装修的时候,多数业主为了省钱可以不考虑灯光质量,灯具都有可能是委托给装修队随便挑的;也有少数业主很重视灯光设计,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灯光知识,但往往一知半解,瞎搞一通。不合理的照明工具,不恰当的照明方式,导致日常生活中潜藏着不少“光隐患”:
1) 照度过量/照度不足/照度不均匀
人的视觉感知力需要依靠瞳孔和感光细胞的调节作用。瞳孔根据外界光的强弱调节其大小,在强光和弱光下,瞳孔与感光细胞相互调节,使射到视网膜上的光通量保持适中。因此,光线太强或太弱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影响。如果长时间受强光刺激,眼内肌过度调节,会导致视网膜水肿、模糊,严重的会破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视力受到影响。
2) 眩光
眩光按来源可分成由视野内的光源直接引起的直接眩光和物体表面反射光带来的反射眩光。眩光会让眼睛不舒适,甚至造成暂时性视觉系统障碍。无论哪一种眩光,若不进行有效控制,将会干扰人们的日常活动,引起烦躁情绪,增加事故发生风险,并带来视觉健康损伤。
3) 有害蓝光
生活中的有害蓝光主要来源于LED光源,它大量存在于灯具、手机、iPad、电脑、电视等各种液晶显示器。有害蓝光容易导致近视、白内障等眼睛病理危害,还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造成睡眠质量下降,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各种防蓝光的宣传。
4) 频闪
波动的光刺激带来一定程度的视觉不适,长期在有频闪的光源下进行阅读工作,会使瞳孔括约肌和视网膜因过度使用而疲劳、酸痛,甚至伤害视神经,诱发视疲劳、偏头疼、癫痫等症状。
5) 显色性差
颜色感知是视觉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显色性的灯光,无法有效再现物体本来的色泽,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心情和食欲。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长期在低显色指数的光环境下学习,将对双眼色觉发育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是造成近视的诱因之一。
2.
不当光环境对各年龄段家庭成员的健康损伤
就我国住宅光环境现状而言,居家照明设计普遍存在照明模式单一的问题,更不用说针对不同年龄段家庭成员去定制灯光设计了。事实上,各个年龄段人群的视觉生理特征、生活行为习惯都不相同。住宅光健康设计应当面向全龄,包容多种特殊性需求。
1) 婴幼儿
刚出生的婴幼儿从黑暗环境来到了明亮世界,他们的昼夜节律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诸多问题。研究发现,婴幼儿也存在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和频繁夜醒等。0-3岁婴幼儿,处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不健康的光照环境会对其视觉发育产生很大影响,并影响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2) 儿童
近年来视力问题已逐渐向低龄化发展。相比成年人,儿童对光照更加敏感,不良光照更容易抑制儿童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导致节律紊乱,诱发不良情绪、专注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问题。
3) 成年人
普通人一天至少有5到8个小时是在照明光下度过的。长期在白亮条件下工作或生活,人的视网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上班族,眼睛不舒适的感受更明显。由于办公室的光源较多,且比较亮,大量白光通过光滑的地板瓷砖、白色墙壁、白色办公桌面、光亮的杯子等物品的反射,变得更加晃眼。在这种环境中办公,人会出现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皮肤粗糙干燥等症状。长此以往,还会引起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神经衰弱等症状。在居家照明设计时就要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居室光环境应以减少节律刺激、舒缓放松为主要目标。
4) 老年人
由于老年人视觉系统的退化,导致视野昏暗、明暗适应能力差、辨色能力下降,要尤其注意灯具选型和眩光问题,避免空间亮度明暗过大导致视觉生理不适,要让老年人尽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延长对身体和生活的掌控能力。
3.
居家照明不仅要看得清,更要讲究“光健康”
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是光的视觉作用,足够的光照让我们看清物体,形成视觉感知与认知,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二是光的节律作用,日出日落的自然光照影响着我们身体的生物钟,也影响着包括学习、注意力、新陈代谢等在内的诸多行为和生理过程;
三是情绪调节作用,烛光晚餐、日出日落……空间中的光影响着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评价,通过赋予空间美学特征,创设有利情境以激发积极情绪。
通过调节住宅内光照模式,不仅能使人们规律作息,更能帮助人们以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状态当中。因此,树立健康照明的意识,消除家庭中那些极易被忽视的用光误区,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健康住宅的光环境设计,应结合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灵活运用自然光和人造光,进行人性化、智能化的健康照明系统设计,为家庭成员创造舒适安居之所。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